1987年在西雅圖成立的傳奇搖滾樂團,他們以Grunge音樂類型為基礎,深受Black Sabbath、Led Zeppelin影響,融合重金屬、原聲吉他、藍調、龐克、搖滾等元素,1990年代和Nirvana、Pearl Jam和Soundgarden齊名,並在全世界享有傲人聲譽。成軍至今發行四張錄音室專輯、三張單曲、兩張現場專輯、四張合輯和兩張DVD,在全球的專輯銷售超越1700萬張。
去年11月24日Alice In Chains巡迴到布拉格(隔天是Rammstein布拉格演唱會),因為我知識淺短,不認識這個傳奇樂團,隨便試聽幾首就沒在注意了。
沒過多久就有音樂同好說她很喜歡Alice In Chains,她朋友在巴黎剛看完他們的演出,還跟我說是她「這輩子看過數一數二好的演唱會」。
很幸運的,Alice In Chains有參加今年的Sonisphere Festival。
Alice In Chains.jpg

Alice In Chains樂團介紹整理自Last.fm和博客來音樂館:http://cn.last.fm/music/Alice+in+Chains/+wiki
http://www.books.com.tw/exep/cdfile.php?item=0020135269

Alice In Chains以三張專輯,交出了11首歌曲打入美國告示牌主流搖滾歌曲榜Top 10的成績單,並榮獲六次葛萊美獎提名、三次MTV音樂大獎提名、及一次美國音樂大獎提名。

樂團汲取了後"Van Halen"式重金屬的吉他套路和後龐克的陰郁氣質,從中發展了一種荒、虛無,將硬式搖滾和原聲音樂結構進行了平衡。
該樂團風格對金屬樂迷而言已足夠有力,而黑暗的主題龐克式攻擊又將其推向了西雅圖Grunge搖滾樂團的前列。

在80年代中期,Layne Staley(主唱兼吉他手)在高中組建了該樂團的最初原型。
Staley於1987年在西雅圖的倉庫排練場The Music Bank與Jerry Cantrell(吉他手)相遇並開始合作。
Cantrell朋友Mike Starr(貝斯手)和Sean Hinney(鼓手)也加入其中,樂團更名為 Alice In Chains並始在西雅圖俱樂部演出。
Columbia唱片公司在1989年與樂團簽約,並之迎合重金屬樂迷的喜好。
1990年,該公司推出了宣傳用EP《We Die Young》,頗受重金屬電台歡迎。
樂團藉此於當年夏天推出了首專輯《Facelift》,該專輯充滿了Black Sabbath式的降調(將琴弦調得低於標準音高的手法)音響,它也是樂團定型的第一步。
Facelift》在最初8個月未能進入《公告牌》專輯榜,但隨著Alice In Chains為Van Halen、Poison 和Iggy Pop的演出 擔任開場,它開始受歡迎,《Facelift》在年底成了金唱片。
其中單曲《Man In The Box》獲得了葛萊美獎提名。
在《Facelift》大賣之後,,Alice In Chains開始了他們在美國境內的巡迴演唱,而在這段期間之內,主唱Layne利用旅程途中的空檔,跟吉他手Jerry抓起吉他哼哼唱唱,打發時間,很隨性的寫下四首歌,就這樣,他們在1992年4月發行了《SAP》這張 EP。
這四首曲子,皆由木吉他做為曲子的前導音樂,不難聽出他們在旅程中的孤寂。
在巡迴演唱過後不久,Alice In Chains隨即投入了新專輯的錄製。
1992年10月,發行了第二張專輯《Dirt》。
這張專輯中,值得注意的是由吉他手Jerry所描寫由越戰帶給他老爸心靈創傷的曲子"Rooster",其它如"Junkhead"、"Dirt"、"God Smack"、"Hate To Feel"、"Angry Chair"這幾首曲子則是主唱Layne對社會、戰爭、宗教不滿情緒的宣泄,探觸的角度比"Facelift"還要深。
該專輯發行後,Staley因不適應巡演而離隊,其空缺於1993年1月由樂團1年前為Ozzy Osbourne開場時認識的Osbourne的貝斯手Mike Inez填補。
Dirt》於1992年底達到白金銷量,但其陰郁的歌詞,特別是《Junkhead》和《Angry Chair》招致了許多關於Staley染毒的謠言。
Alice In Chains當然地否認了這一點,並成功地參加了1993年第3屆Lollapalooza 巡演,雖然他們排在Primus之前表演,但實際上是最受歡迎的——這也使《Dirt》銷量 達到300萬張。
面對成功,Staley更進入了異化、毒品和壓抑的世界。
在第2張專輯發行前,西雅圖由於Nirvana的驚世成功而成了媒體熱點,而Alice In Chains也成了一支另類搖滾樂團,而非重金屬樂團。
樂團推出了一首單曲《Would?》,於1992年夏天收入了《Singles》電影原聲帶。
1993年底,Alice In Chains展開了他們在歐洲的旅程。
並在倫敦的錄音室中錄製了《Jar of Flies》這張EP,於1994年初發行。
這張EP,Alice In Chains嘗試加入一些新樂器來改變風格,如口琴、曼陀羅琴等樂器,給樂迷一個全新的感受,也凸顯出Alice In Chains的成長。
專輯一推出便登上榜首,創造了EP占領榜首的紀錄,該EP證明了樂團對安靜之聲的喜好,而Cantrell也成了西雅圖的吉他英雄。
Alice In Chairs除了專輯之外,他們另外在電影"Singles"中獻唱主題曲還有阿諾的"Last Action Hero" Soundtrack中貢獻了兩首曲子"What The Hell Have I"、和"A Little Bitter"。
其實,Alice In Chains能如此吸引人,多半是靠Layne那沙啞的Vocal和無窮的創作力,加上Jerry詭異的吉他風格,貝斯手Michael、鼓手Saen適度的配合,詞曲融入了喜樂、悲傷、 苦悶、失望…等情緒,使得 Alice In Chains能夠在眾多的西雅圖樂團中獨樹一格。
1994年底,Staley作為Gacy Bunch——一支包括Pearl Jam的Mike Mccready和Screaming Tree的Barrett Martin、John Baker Saunders的西雅圖超級樂團的成員,參加了幾場演出。該樂團後來更名Mad Season並於1995年初推出了專輯《Above》,在流行榜上升至第24位。
同年,Alice In Chains推出了一張同名/第三張專輯《Alice In Chains》,衝上了美國排行榜榜首。
但是之後樂團又一次拒絕巡演,關於毒品與樂團解散的猜測再度彌漫。
1996年,樂團進行了3年中的首次演出,為MTV的"不插電"節目表演,並在夏天發了該演出的現場專輯《Unplugged》。
6月,樂團還為Kiss的重組巡演的前四場演出擔任了開場嘉賓,然而這些舉動和Cantrell於1997年推出個人專輯一樣,並不能消釋關於Alice In Chains之未來的種種猜疑。
2002年,主唱Layne Staley因吸毒過量而去世,樂團傷心之餘被迫解散,直到2005年,剩下的三名隊員宣布重組,並招募了新的主唱/吉他手William DuVall,重返舞台。
2009年底,身兼吉他手的William DuVall披上主唱戰袍,獻上睽違十四年的第四張原創專輯《Black Gives Way To Blue》,新作找來葛萊美獎製作人Nick Raskulinecz(Foo Fighters、Velvet Revolver、Marilyn Manson、Rush、Deftones)全力打造。
專輯一問世,Classic Rock(9/10)、The Skinny(4/5)立刻以近滿分的好評,來紀念這個傳奇回歸的感動時刻。
首波單曲〈Check My Brain〉奪下美國告示牌排行榜搖滾榜的冠軍寶座。
英國音樂傳奇教父Elton John,破天荒地在專輯同名單曲〈Black Gives Way To Blue〉當中獻出深情彈奏,表達出對已故主唱Layne Staley的深深思念之情。

如果對Alice In Chains很有興趣,也可以看看這篇網誌的詳細介紹:http://blog.roodo.com/biasonica/archives/219271.html

=====================================================

Alice In Chains原本排在倒數第二個表演的壓軸,後來Anthrax唱完以後主辦單位公佈Alice In Chains與Slayer對調,於是變成Anthrax→Megadeth→Alice In Chains→Slayer→Metallica。

由於Erica、Metadiablo和我三個人都跟Alice In Chains不太熟,所以他們在Setting的時候我們就去買東西吃,在慢慢走回去,站在比較後面的地方輕鬆看,聽了幾首以後突然發現遠方第二舞台的Stone Sour也要上台了,因為我對Stone Sour小有興趣,他們兩個就跟我一起去了,算是因為Alice In Chains提早演出所以小小的賺到,不然本來Stone Sour的演出時段和Slayer一樣。

(82).JPG

主唱兼吉他手William DuVall↓
(83).JPG

鼓手Sean Hinney的背影↓
(85).JPG

右為吉他手Jerry Cantrell,左為曾待過Ozzy Osbourne貝斯手Mike Inez↓
(86).JPG

Alice in Chains的音樂很特別,氣氛陰晦,吉他和貝斯彈奏出低氣壓的旋律,加上鼓的重擊,還有主唱的升記號或降記號般的歌聲,重重地壓在聽眾上,當我們即將喘不過氣來之際,馬上轉變風格,突然間把大家帶上雲梢,一望無際,豁然開朗。
(87).JPG

Alice In Chains的音樂很明顯有Black Sabbath和Led Zeppelin的影子,融合重金屬、藍調、龐克、搖滾等元素,非常多元。
(91).JPG

這場演出的歌單:
01. Again
02. It Ain't Like That
03. Check My Brain
04. Them Bones
05. Dam That River
06. Rain When I Die
07. Lesson Learned
08. We Die Young
09. Acid Bubble
10. Angry Chair
11. Man in the Box
12. Would?
13. Rooster

Alice In Chains的團員照:

由左至右為鼓手Sean Hinney、貝斯手Mike Inez、吉他手Jerry Cantrell、主唱兼吉他手William DuVall↓
Alice In Chains Members.jpg

Alice In Chains的官網:http://aliceinchains.com/
Alice In Chains的Myspace:http://www.myspace.com/aliceinchai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亞美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